2017年,《大气十条》第一阶段目标如期完成,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却丝毫不敢松懈。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,李干杰 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
上任半年,蓝天趋多,但比起以往针对环保部部长“难作为”的指责,李干杰要面对的疑问却愈发复杂。除了愈发强势的环保 风暴,还多了 “环保是否影响中国经济”的担忧。

如今,环保扩权的形势逐渐明朗,这暗合了长期以来民间的呼声,共同指向扩大环保部门的力量,希望借此冲破只要金山银山 不要绿水青山的利益藩篱,逆转污染的蔓延态势。

在新《环保法》正式实施之前,环保执法没有查封、扣押、按日记罚的权力。行政执法的流程非常漫长。新《环保法》开始实 施之后,环保执法垂直之后程序简化了,可以查封、扣押,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京津冀地区环境整治迫在眉睫,而经济发展的担子同样不轻。李干杰从环保部到河北省到再回环保部,一来一往耐人寻味。

以前的老大难京津冀成为了新环保时代的样本。过往环保官员的尴尬和环保执法难的现实开始被扭转,他们变得强势起来,甚 至直接向地方政府GDP依赖症以及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保护与妥协摊牌。

环保工作向来有两本账,一本账关乎企业命脉、地方经济发展,一本账关乎环境质量、百姓生活福祉。想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并不容易,这种纠结的心态或许是新环保时代最大的烦恼。

环保猛于虎?环保“一刀切”?权力更大了,意味着责任也更大了。如果过分突出环保,会不会误伤了其他领域? “环保工作 不好做”是历任环保部部长和环保部门官员的共同感受。无论曾经难以施展的拳脚,还是现在大展拳脚,环保工作跨度很大,宏 观、中观和微观层面都能涉及。

在理顺发展思路、管理制度设置和法理关系之前,环保权力的扩张反而需要严谨,以防任性,以防一不小心就让原本就经常左 右为难的环保议题变得极端化,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滋生了新的问题。

环保工作应该追求多赢,而不是成为孤独的赢家。环保工作要考虑经济发展情况、社会承受能力、就业问题稳定,做到环保、 社会、经济、政治多维效果的统一。

十九大报告中,生态文明独立成章,与民生并列,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。新环保时代的工作被放到了更大的环保格局之下,环 保将在未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重配,从而创造新的市场,反过来更多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环保问题,推动政策改革不断突围。